Lobster what2018-10-21 13:40:51
要打五星的。这男孩的死皮耐脸百般聊奈,没有被利用的价值真惨。他也没什么钱好损失,爱一爱痛一痛多好,直面交涉,总归比暗恋对自我教育鞭策强多了。厌烦死犹抱琵琶半遮面了。老子喜欢你老子就住你对面,老子就盯着你看,老子就强吻你,老子凭什么不好意思打扰了?fucking~
牛腩羊耳朵2012-04-24 01:26:56
六十年代的法国真好,18岁就能在一家唱片公司找到工作,不靠父母就能在巴黎租一个小公寓自食其力,拿着公司经常送的音乐会票去听讲座和交响,碰到一位头发挽起的中产阶级少女,聊天,相伴,单恋,即使初恋没有结果,即使真情实被错误,那又怎样!哪个安托万又真正找得到自己的科莱特?下一个开始好嘛!
畸小山2008-08-27 22:59:35
《四百击》是一个起点,把弗朗索瓦·特吕弗与让·皮埃尔·莱奥深深地镌刻在一起。而这部短片则促成了安托万系列的延续,它的存在有些承上启下的味道。安托万长大了,但是不成熟,有了初恋,其实没有成长,他还停留在《四百击》的时候。安托万的父母没有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女孩的父母。他爱上了女孩,也爱上了女孩的家庭,但是他的爱却又是虚幻的,充斥着自我保护式的胆怯与幻想。他在渴求童年缺失的爱,亲近女孩的父母,但这仿佛是在给女孩施压,这样的追求大抵是会遭人厌烦的。
失意的孩子2015-08-17 12:14:03
8.2 三年后,安托万脱离父母,独立生活,爱听音乐,想谈恋爱,却只能陪家长看电视。
阿达2011-08-29 10:47:33
看到他们四目相对 我就想发笑 后面我就笑不出来了
科林2013-05-13 01:55:18
“犹记剧院初见面,柳丝正长、桃花正艳,你我相知情无限,云也淡淡、风也倦倦,执手相看两不厌,山也无言、水也无言,万种柔情都传遍,在你眼底、在我眉尖,我心已许终不变,天地为证、日月为鉴……” ……妈的!早知道你这贱人已经有小白脸了,我就不费劲唱这破歌了!……
赱馬觀♣2016-11-27 14:46:51
通常国家的爱情剧发展脉络:1解决情敌问题;2和对方的关系取得进展;3登门拜访争取对方父母的好感;4最终关系融洽到搬住到未来岳父母家的旁边。而法国爱情剧的次序是相反的:1先搬去对方家的街对面;2跟女方父母相处的很是融洽;3可与对方的关系总是缺乏进展;4最终才发现原来是情敌的问题……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3873564753/
胤祥2010-03-29 03:13:46
1、《四百下》的时候安托万15岁,这时18岁。算成系列的话,这是第2部。2、中间几个用框的剪辑有点意思,结尾的一段照片蒙太奇挺忧伤。3、看的是意大利语版,字幕不甚好,还是独白主导。4、特吕弗的东西都很流畅,而这次的剧作则是一个典型的”侯麦式故事“——有限视角的有限信息,结尾翻盘
Bienvenu2016-09-15 17:29:18
17岁的安托万有我所羡慕的一切:工作、住所、朋友以及每天能去音乐会的机会还有这段不了而终只能陪对方家长看电视节目的心酸爱情。
Jeannels2016-02-13 21:50:05
《四百击》三年后,安托万从顽皮鬼变成了爱情狂。
喻米2022-08-25 13:23:28
今年北影节把安托万五部曲全都整来了,大银幕就像一本日记,实现了一个人一生私密性的披露。多年前在五国名导合作的《二十岁初恋》初看《安托万与柯莱特》,特吕弗这个是合集里最喜欢的。青春真美好啊,因爱勇敢,因爱生怯,因爱甜蜜为爱忧伤,初恋即使无疾而终,也是永生难忘的。配乐好好听。
冰红深蓝2016-04-27 19:17:15
补标。特吕弗“安托万五部曲”之二,因电影院而起的青涩恋情。(8.0/10)
到里斯本看海2022-12-17 15:54:41
哇,黑胶唱片的手工制作!音乐用得也好,搬家时候听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明确预示本次大型把妹活动将悲壮告终。电子乐讲座也不听,幻交也不好好听。逆时代潮流而行,你是青年。
沧洋_2022-12-17 15:54:31
太可爱了。想起小学六年和发小住隔壁栋楼,整天趴在对窗上,隔着小区一条小街道互喊,经常去他家吃饭。不过后来他喜欢男人,所以我们毫无“露水姻缘”。
瑞波恩2022-08-25 23:49:26
#2022BJIFF##资料馆留影#看完《四百击》后迎来北影节最后一场,小男孩Antoine长大了也开始恋爱了(虽然一波三折单恋无果),话说大导Truffaut是有多爱Jean-Pierre Léaud啊,专门按照他的年龄成长轨迹量身订作了一个系列,从《四百击》到这部再到《偷吻》《婚姻生活》《爱情狂奔》,把他一生最美的年华都留在胶片上,这是一个演员的更是一个导演的福气,此生能遇见一个缪斯知音可太不容易了!正如蔡明亮与小康,黑泽明与三船敏郎……缘分可真奇妙,最后情不自禁感慨一下,全地球拍爱情片还是得看法国人,骨子里的那份浪漫戏谑入目三分真的是谁也学不来呢!
米粒2012-01-08 13:23:52
短却一点都不缺心酸的感觉。烧碟听音乐会看电影也换不回女孩一点点的心啊,安托万的初恋原本可以多么文艺。。结尾的歌和照片大爱!
汪金卫2022-09-06 04:01:20
【北京电影节展映】“安托万五部曲”系列第二部。小伙追爱受挫记。安托万的性格与爱情观已开始成型,比如和女孩的父母保持融洽的关系,以及不顾后果地鲁莽行动(搬家、电影院亲吻)。60年代初英国文青的文化生活如此丰富,令人艳羡。
572022-08-18 11:54:24
最喜欢这部短片里展现出的,他在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总是先喜欢上她的家庭。这句台词在后来的电影里直接出现点题了。
奥兰少2019-05-20 10:29:18
2021.8.8。电影院初遇那场戏很显然在致敬希区柯克的擒凶记。但希区柯克拍的是谋杀,特吕弗拍的是一见钟情。某一幕是我朋友圈用了近十年的背景出处。
ibelieve2022-05-03 16:46:23
演奏会上的反向目光,失落的电话亭,收拾行李搬到对面,第一张压制的黑胶唱片,电影院空出的座位,女孩离席的晚餐。一些轻描淡写的初恋热烈与惆怅。(安托万五部曲-2)
优杉2022-04-18 08:55:23
大概因为是短片,感觉拍得很粗制滥造,无论小时候怎么样,长大后都陷入了法国人的终极宿命:谈恋爱。Rene说我就要成为证券经纪人了,然后Antoine说我就要进厂了,我不禁想到“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stknight2011-03-02 00:04:04
本短片是特吕弗著名的“安托万系列”的第二部,讲初恋的事,收在集锦片《二十岁之恋》中。我其实是为了看这个短片才先赶着把《四百击》给看了的。本片中安托万已然变成了17岁的大男孩,依然是由让-皮埃尔·利奥德演这个角色。没想到离《四百击》仅仅只有三年,这个小男孩变化这么大。
全面回忆2016-07-10 16:12:28
皮埃尔•李奥或安托万也许是那么幸运,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被记录。而不幸的是有时候分辨不出李奥和安托万哪一个才是自己。新浪潮那个时代,有时候颇让人向往,除了艺术就是艺术,与好莱坞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发条黄2023-04-29 08:37:40
特吕弗的剪辑教学课,剪出了幽默,剪出了兴奋雀跃,剪出了音乐性。戏院段落节奏极好,配乐的使用和选择精巧。转场流畅丝滑,结尾戛然而止。
鱼蛋佬2019-07-08 14:02:55
[BAMPFA] 表演过于真实,引起不适。保持长宽比的切屏比起经典的圆形虹膜转场因完整、自洽而有了主体性,仿佛角色逆转了屏幕的威权,建立的却仍是一个更小的屏幕——正如五月青年们
sirius_flower2018-06-28 00:07:25
可怜的安托万 人人都在谈恋爱只有他失恋了!!!
深邃2020-04-16 20:02:26
纯情版的侯麦,安托万最后和自己喜欢的女孩的父母一起看电视作结,太有意思了。
Mr. Infamous2022-08-17 18:18:16
17岁的恋情,严阵以待得仿佛攻城略地,故作老成,见缝插针,未必与真爱乃至深爱相关,但爱本身就有无可厚非的轻盈,点到了,飞过了,也有那俏丽,够自己在回味中总结,蓄力,再出发,尽管也想不通,是不是恼了人,搅了春。就是这点急于独立出来的劲头,叫人也鼓荡起某些轻快的情绪来。话说,原来制作黑胶,还挺有做甜点的派头。三星半。#北影节12#15,北京剧院
Mrs. Black2024-01-08 18:10:50
但就是多可爱啊……年轻的逃离的在唱片店打工的苦苦单恋的安托万,敏感纠结又莽撞冒失的青少年,巴黎啊,天空与飞鸟啊,,此处想给哥们点首歌(那种语气)
Song³2018-04-25 21:58:24
【安坦已十七歲,到了唱片裝造工場上班。他在音樂會遇上同年的歌麗,一見鍾情。他挖空心思要討歌麗和她父母的歡心,甚至不惜搬家到歌麗對街,可惜歌麗愛的是成熟男子,於她來說,安坦頂多是個好朋友。】
Panda的影音2024-03-11 03:58:28
弗朗索瓦·特吕弗「安托万系列」又名「安托万五部曲」:1959年《四百击》、1962年《安托万与柯莱特》、1968年《偷吻》、1970年《婚姻生活》、1979年《爱情狂奔》。 -2024.03.09 → 2024.03.11:为了爱情热脸贴冷屁股可还是失败告终。P.S.:爱奇艺都引进上线了,就不能弄个高清版吗?而且时长只有29分钟。我下载的720p版则是30分钟,然而豆瓣和IMDb显示片长为32分钟?
跑步去流浪2011-10-01 16:54:40
也许是[四百击]的影响,我总觉得这那不是一个17岁的样子……
吹牛伯爵2022-12-16 21:10:06
#法国新浪潮# “安托万”五部曲之二。与《四百击》衔接并没有太紧密,情窦初开的安托万疯狂地追求于音乐会偶遇的女孩。从压抑的少年感化院回归现实世界,特吕弗采用的影像风格也较《四百击》而言轻快些许,以圈(框)入圈(框)出致敬默片的戏仿在《射杀钢琴师》中也可有所一窥,而文本则倾向于侯麦式的都市青年爱情剧,流畅而圆滑的场面调度串起一组组颇具风趣的影像序列。
2022.12.13
消亡之人2022-08-20 20:23:29
唱片公司的工作大概给之后几部的音乐性奠定了基础。
这部短片和长片比尤其轻盈和细腻,关系的暧昧程度也拿捏得恰到好处。
南悠一2022-08-23 21:47:01
看完法国电影,走在新街口大街,总有一种幸福感。
7级残废2015-01-05 19:13:53
悲情的安托万 初恋也如此忧伤 在场边公司工作的他搬到女孩家对面天天串门女孩父母也很喜欢他为女孩定制唱片看电影听音乐会十足的文艺青年无依无靠自食其力可惜女孩已有男友只把他当朋友与好友回忆儿时在好友家躲着抽烟被父亲抓到将观众拉回了四百击 音乐很赞最后与女孩父母一起看电视的背影忧伤又温暖
迷蟲朋克2023-10-10 12:18:05
看完偷吻再看这个....原来“伯爵夫人”跟Colette是同一个类型哈哈哈哈!但我觉得他这里好烦,强势的小男孩。还是会落荒而逃和袒露自我比较有魅力。(看评论才发现.....特吕弗果然是水瓶座靠!!就觉着强势、随性又天真又有点丧乐丧乐的冷静.....好吧,难怪我爱得要鼠^ ^
cliosong2019-08-01 22:40:07
我挺讨厌这种女生(我用的全拼,最后一个g打出来之前候选词列表第一个是“女神”,或许是更合适的措辞)的,耽误事儿。为什么特吕弗在制作唱片时把声音抹了呢?结尾有段字幕,看上去也像是被抹了声音的唱段,关于恋爱的。
月球漫舞者2014-03-31 21:34:26
NY 153. 安托万系列第二部,是以短片形式呈现的。《祖与占》的映前短片。很有情调,很跳动的镜头。还回顾了《400下》中安托万和好友在好友家吸烟的那个片段,一下子就让观众怀旧了。安托万面临的爱情困扰,放到现在依然不少见。
非重要角色2023-04-29 23:33:46
我就爱,自由自在地爱,在过着我十七岁梦想的生活,独立地,勇敢爱地,抽着烟听黑胶,晚上去听音乐会,像一阵风漂浮在干冷的空气里。
石头摇篮2023-04-03 07:09:58
安托万系列之二,短片,单相思,未恋已失。手工压制黑胶唱片和女孩一家子发现他搬来对面楼上,不恼且乐,开心不已跑上来看他的房子的桥段非常美好。少时伙伴一起回忆儿时故事(《四百击》中的情景)像是一个时间的挂钩。
脸上笑嘻嘻2024-05-31 03:22:24
安托万不到三年已从青涩的少年逐渐长大了,利奥德长开了变得更帅,开始了爱情线,敏感拧巴的他又会遇到怎样的坎坷呢哈哈哈哈,虽然女生把他当作朋友对他无感,作为演员真幸运能有大导演当作缪斯记录了二十年的时光,不愧新浪潮之子。
Nana2019-02-10 04:40:34
失戀的正太,最後3個人一起看電視是大型尷尬現場
持人的摄影机2023-08-15 00:11:28
3.5。承接《四百击》:17岁的男主的生活:初次找到工作;爱上并追求初恋但最终发现初恋不爱他;等。有各种轻微的幽默/愉快,且各种运用画面分切(进行转场)挺诙谐活泼。
赛珞璐2014-10-23 02:12:53
Jean-Pierre Léaud有种正经又忧郁的喜感,他是“可怜的”安托万,也是尤斯塔奇电影中徘徊于咖啡馆与床之间的知识分子。
西瓜大侠女2022-08-22 17:52:04
他爱她她不爱他,但17岁的青春真是美好啊!什么都不是事儿。这些法国的小男小女们!挺美好,赏心悦目。还能看到唱片的制作过程,有趣。居然这是接着《四百击》的。无内嵌字幕,外拍黄中字。12th北影节Day11-23(1)。4K修复。安托万系列之二。资料馆1号厅。售罄。北影节只剩下今天资料馆的5部。
假迷影真胖叔2022-08-24 20:24:47
4.0。12th BJIFF资料馆1厅 4K修复。1.安托万无果而终的初恋。2.随后在《爱情狂奔》中偶遇,女孩事后直言——讨厌你的霸王硬上弓。
黑特-0072022-08-20 22:32:40
【2022北影节】奠定后续四部的喜剧基调,结尾笑死,20岁的自作多情XD
盲忙2020-05-05 08:11:04
好虽好,但我发现这里面的绝大部分内容在后来安托万系列最终章《爱情狂奔》中都重新呈现了一次。柯莱特这个角色多像侯麦《沙滩上的宝莲》中的女主啊!
Kevil.Diab2012-02-07 20:25:32
这样不良的童年,会有现在的工作还是满不错,不过爱情似乎又不是很顺利~
脱氧核糖十三2022-08-22 00:01:43
这不就是文艺青年最向往的小资生活,受点儿情伤反而更完整了。
破2022-12-24 22:08:13
为什么我记得哪部片里也有个碟片厂工作的男主……想不起来(砸脑壳)。某一段背景听到了La chanson de Prévert。@大光明
宇宙2022-12-17 23:12:41
#2022法国电影大师展# 安托万五部曲之二,3.7分。自力更生的少年安托万在唱片厂工作,能靠工资与公司福利出入各种文艺活动,租住独立公寓(甚至还为追求少女而冲动搬去对面公寓),社会背景挺有意思的。整个影片有着一种新浪潮的轻快。不过《四百击》太久前看的了,需要重新锚定一下安托万一以贯之“爱一个女孩,也是爱她的家庭”的观念起点是什么。同时也想去了解一下,系列第二部为何产生,又为什么这么短呢?
甘草披萨2022-12-18 18:24:41
#法国电影大师展# @宛平剧院,四百击的后续,安托万开始住在地段超好的街区,在飞利浦打卡上班,总体正如片尾的那一支略有些小伤感的情歌,20岁不到的爱情,总会遭遇“我只是把你当成好朋友啊”的境遇,即使特意为你制作一张黑胶唱片,青涩的安托万急吼吼的亲吻人家姑娘,影院其他观众都快看不下去了;体面西装表面乖巧的安托万着实是丈母娘和老丈人的喜欢的款儿,还没进门就急着张罗哈哈
白石春子2022-12-11 05:54:21
打开音乐,双手推窗,望向街道,世界都是舞台。影像和捕捉的细节都无比朴实动人。恰到好处的自我沉溺像是背景音乐赋予的特权,硬如小石子的心酸细节藏在幽默感下。故事在一开始便被叙述人判了死刑,观众也迟迟没有等来转机。Antoine心碎了,Colette又做错了什么呢。
焱返2022-06-22 11:43:25
安托万五部曲之二,文艺青年的初恋,以为同样爱看一场戏就是志同道合,以为最有意义的礼物是自己压制的黑胶唱片,作为一个不被父母爱的孩子,觉得对方父母喜欢自己就万无一失,最后夹在对方父母中间看电视,有趣的场面。
影呆2015-07-22 09:28:52
安托万系列第二部,《四百击》里的小孩长成青年,对爱情追求的同时投射了自己对一家三口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
Muto2022-01-30 13:01:43
雪地里写诗,边写边消失——众所周知,没有《安托万与柯莱特》之间《正发生》的「爱情」诗就没有「安托万」系列故事。这部短片处理的主题跟夏布洛尔的《表兄弟》近乎一致,同时,它经典的「爱与罪与罚」结构与阿基的《薄暮之光》形成互文:爱越深罪越重罚越狠——让穷人爱上TA买不起的物,让富人爱上TA配不上的人。异常刺眼刺耳的阶级性是「新浪潮」运动显著的特质。我们之前也多次提到:讲述「旧爱重逢」主题的作品多数是在讲述身份认同。在《偷吻》中,无产阶级青年「安托万」爱上的小资阶级「科莱特」选了成熟男子。Who are you?谚语有云:You are what you eat.讽刺的是,安托万短暂又深深镌刻在他幼小心灵上的《爱情神话》幻景在一张餐桌前宿命般地幻灭了。结尾处,特吕弗有心或者无意将eat改成了see。
安托万与柯莱特豆瓣热评
Lobster what2018-10-21 13:40:51
要打五星的。这男孩的死皮耐脸百般聊奈,没有被利用的价值真惨。他也没什么钱好损失,爱一爱痛一痛多好,直面交涉,总归比暗恋对自我教育鞭策强多了。厌烦死犹抱琵琶半遮面了。老子喜欢你老子就住你对面,老子就盯着你看,老子就强吻你,老子凭什么不好意思打扰了?fucking~
牛腩羊耳朵2012-04-24 01:26:56
六十年代的法国真好,18岁就能在一家唱片公司找到工作,不靠父母就能在巴黎租一个小公寓自食其力,拿着公司经常送的音乐会票去听讲座和交响,碰到一位头发挽起的中产阶级少女,聊天,相伴,单恋,即使初恋没有结果,即使真情实被错误,那又怎样!哪个安托万又真正找得到自己的科莱特?下一个开始好嘛!
畸小山2008-08-27 22:59:35
《四百击》是一个起点,把弗朗索瓦·特吕弗与让·皮埃尔·莱奥深深地镌刻在一起。而这部短片则促成了安托万系列的延续,它的存在有些承上启下的味道。安托万长大了,但是不成熟,有了初恋,其实没有成长,他还停留在《四百击》的时候。安托万的父母没有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女孩的父母。他爱上了女孩,也爱上了女孩的家庭,但是他的爱却又是虚幻的,充斥着自我保护式的胆怯与幻想。他在渴求童年缺失的爱,亲近女孩的父母,但这仿佛是在给女孩施压,这样的追求大抵是会遭人厌烦的。
失意的孩子2015-08-17 12:14:03
8.2 三年后,安托万脱离父母,独立生活,爱听音乐,想谈恋爱,却只能陪家长看电视。
阿达2011-08-29 10:47:33
看到他们四目相对 我就想发笑 后面我就笑不出来了
科林2013-05-13 01:55:18
“犹记剧院初见面,柳丝正长、桃花正艳,你我相知情无限,云也淡淡、风也倦倦,执手相看两不厌,山也无言、水也无言,万种柔情都传遍,在你眼底、在我眉尖,我心已许终不变,天地为证、日月为鉴……” ……妈的!早知道你这贱人已经有小白脸了,我就不费劲唱这破歌了!……
赱馬觀♣2016-11-27 14:46:51
通常国家的爱情剧发展脉络:1解决情敌问题;2和对方的关系取得进展;3登门拜访争取对方父母的好感;4最终关系融洽到搬住到未来岳父母家的旁边。而法国爱情剧的次序是相反的:1先搬去对方家的街对面;2跟女方父母相处的很是融洽;3可与对方的关系总是缺乏进展;4最终才发现原来是情敌的问题……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3873564753/
胤祥2010-03-29 03:13:46
1、《四百下》的时候安托万15岁,这时18岁。算成系列的话,这是第2部。2、中间几个用框的剪辑有点意思,结尾的一段照片蒙太奇挺忧伤。3、看的是意大利语版,字幕不甚好,还是独白主导。4、特吕弗的东西都很流畅,而这次的剧作则是一个典型的”侯麦式故事“——有限视角的有限信息,结尾翻盘
Bienvenu2016-09-15 17:29:18
17岁的安托万有我所羡慕的一切:工作、住所、朋友以及每天能去音乐会的机会还有这段不了而终只能陪对方家长看电视节目的心酸爱情。
Jeannels2016-02-13 21:50:05
《四百击》三年后,安托万从顽皮鬼变成了爱情狂。
喻米2022-08-25 13:23:28
今年北影节把安托万五部曲全都整来了,大银幕就像一本日记,实现了一个人一生私密性的披露。多年前在五国名导合作的《二十岁初恋》初看《安托万与柯莱特》,特吕弗这个是合集里最喜欢的。青春真美好啊,因爱勇敢,因爱生怯,因爱甜蜜为爱忧伤,初恋即使无疾而终,也是永生难忘的。配乐好好听。
冰红深蓝2016-04-27 19:17:15
补标。特吕弗“安托万五部曲”之二,因电影院而起的青涩恋情。(8.0/10)
到里斯本看海2022-12-17 15:54:41
哇,黑胶唱片的手工制作!音乐用得也好,搬家时候听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明确预示本次大型把妹活动将悲壮告终。电子乐讲座也不听,幻交也不好好听。逆时代潮流而行,你是青年。
沧洋_2022-12-17 15:54:31
太可爱了。想起小学六年和发小住隔壁栋楼,整天趴在对窗上,隔着小区一条小街道互喊,经常去他家吃饭。不过后来他喜欢男人,所以我们毫无“露水姻缘”。
瑞波恩2022-08-25 23:49:26
#2022BJIFF##资料馆留影#看完《四百击》后迎来北影节最后一场,小男孩Antoine长大了也开始恋爱了(虽然一波三折单恋无果),话说大导Truffaut是有多爱Jean-Pierre Léaud啊,专门按照他的年龄成长轨迹量身订作了一个系列,从《四百击》到这部再到《偷吻》《婚姻生活》《爱情狂奔》,把他一生最美的年华都留在胶片上,这是一个演员的更是一个导演的福气,此生能遇见一个缪斯知音可太不容易了!正如蔡明亮与小康,黑泽明与三船敏郎……缘分可真奇妙,最后情不自禁感慨一下,全地球拍爱情片还是得看法国人,骨子里的那份浪漫戏谑入目三分真的是谁也学不来呢!
米粒2012-01-08 13:23:52
短却一点都不缺心酸的感觉。烧碟听音乐会看电影也换不回女孩一点点的心啊,安托万的初恋原本可以多么文艺。。结尾的歌和照片大爱!
汪金卫2022-09-06 04:01:20
【北京电影节展映】“安托万五部曲”系列第二部。小伙追爱受挫记。安托万的性格与爱情观已开始成型,比如和女孩的父母保持融洽的关系,以及不顾后果地鲁莽行动(搬家、电影院亲吻)。60年代初英国文青的文化生活如此丰富,令人艳羡。
572022-08-18 11:54:24
最喜欢这部短片里展现出的,他在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总是先喜欢上她的家庭。这句台词在后来的电影里直接出现点题了。
奥兰少2019-05-20 10:29:18
2021.8.8。电影院初遇那场戏很显然在致敬希区柯克的擒凶记。但希区柯克拍的是谋杀,特吕弗拍的是一见钟情。某一幕是我朋友圈用了近十年的背景出处。
ibelieve2022-05-03 16:46:23
演奏会上的反向目光,失落的电话亭,收拾行李搬到对面,第一张压制的黑胶唱片,电影院空出的座位,女孩离席的晚餐。一些轻描淡写的初恋热烈与惆怅。(安托万五部曲-2)
优杉2022-04-18 08:55:23
大概因为是短片,感觉拍得很粗制滥造,无论小时候怎么样,长大后都陷入了法国人的终极宿命:谈恋爱。Rene说我就要成为证券经纪人了,然后Antoine说我就要进厂了,我不禁想到“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stknight2011-03-02 00:04:04
本短片是特吕弗著名的“安托万系列”的第二部,讲初恋的事,收在集锦片《二十岁之恋》中。我其实是为了看这个短片才先赶着把《四百击》给看了的。本片中安托万已然变成了17岁的大男孩,依然是由让-皮埃尔·利奥德演这个角色。没想到离《四百击》仅仅只有三年,这个小男孩变化这么大。
全面回忆2016-07-10 16:12:28
皮埃尔•李奥或安托万也许是那么幸运,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被记录。而不幸的是有时候分辨不出李奥和安托万哪一个才是自己。新浪潮那个时代,有时候颇让人向往,除了艺术就是艺术,与好莱坞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发条黄2023-04-29 08:37:40
特吕弗的剪辑教学课,剪出了幽默,剪出了兴奋雀跃,剪出了音乐性。戏院段落节奏极好,配乐的使用和选择精巧。转场流畅丝滑,结尾戛然而止。
鱼蛋佬2019-07-08 14:02:55
[BAMPFA] 表演过于真实,引起不适。保持长宽比的切屏比起经典的圆形虹膜转场因完整、自洽而有了主体性,仿佛角色逆转了屏幕的威权,建立的却仍是一个更小的屏幕——正如五月青年们
sirius_flower2018-06-28 00:07:25
可怜的安托万 人人都在谈恋爱只有他失恋了!!!
深邃2020-04-16 20:02:26
纯情版的侯麦,安托万最后和自己喜欢的女孩的父母一起看电视作结,太有意思了。
Mr. Infamous2022-08-17 18:18:16
17岁的恋情,严阵以待得仿佛攻城略地,故作老成,见缝插针,未必与真爱乃至深爱相关,但爱本身就有无可厚非的轻盈,点到了,飞过了,也有那俏丽,够自己在回味中总结,蓄力,再出发,尽管也想不通,是不是恼了人,搅了春。就是这点急于独立出来的劲头,叫人也鼓荡起某些轻快的情绪来。话说,原来制作黑胶,还挺有做甜点的派头。三星半。#北影节12#15,北京剧院
Mrs. Black2024-01-08 18:10:50
但就是多可爱啊……年轻的逃离的在唱片店打工的苦苦单恋的安托万,敏感纠结又莽撞冒失的青少年,巴黎啊,天空与飞鸟啊,,此处想给哥们点首歌(那种语气)
Song³2018-04-25 21:58:24
【安坦已十七歲,到了唱片裝造工場上班。他在音樂會遇上同年的歌麗,一見鍾情。他挖空心思要討歌麗和她父母的歡心,甚至不惜搬家到歌麗對街,可惜歌麗愛的是成熟男子,於她來說,安坦頂多是個好朋友。】
Panda的影音2024-03-11 03:58:28
弗朗索瓦·特吕弗「安托万系列」又名「安托万五部曲」:1959年《四百击》、1962年《安托万与柯莱特》、1968年《偷吻》、1970年《婚姻生活》、1979年《爱情狂奔》。 -2024.03.09 → 2024.03.11:为了爱情热脸贴冷屁股可还是失败告终。P.S.:爱奇艺都引进上线了,就不能弄个高清版吗?而且时长只有29分钟。我下载的720p版则是30分钟,然而豆瓣和IMDb显示片长为32分钟?
跑步去流浪2011-10-01 16:54:40
也许是[四百击]的影响,我总觉得这那不是一个17岁的样子……
吹牛伯爵2022-12-16 21:10:06
#法国新浪潮# “安托万”五部曲之二。与《四百击》衔接并没有太紧密,情窦初开的安托万疯狂地追求于音乐会偶遇的女孩。从压抑的少年感化院回归现实世界,特吕弗采用的影像风格也较《四百击》而言轻快些许,以圈(框)入圈(框)出致敬默片的戏仿在《射杀钢琴师》中也可有所一窥,而文本则倾向于侯麦式的都市青年爱情剧,流畅而圆滑的场面调度串起一组组颇具风趣的影像序列。 2022.12.13
消亡之人2022-08-20 20:23:29
唱片公司的工作大概给之后几部的音乐性奠定了基础。 这部短片和长片比尤其轻盈和细腻,关系的暧昧程度也拿捏得恰到好处。
南悠一2022-08-23 21:47:01
看完法国电影,走在新街口大街,总有一种幸福感。
7级残废2015-01-05 19:13:53
悲情的安托万 初恋也如此忧伤 在场边公司工作的他搬到女孩家对面天天串门女孩父母也很喜欢他为女孩定制唱片看电影听音乐会十足的文艺青年无依无靠自食其力可惜女孩已有男友只把他当朋友与好友回忆儿时在好友家躲着抽烟被父亲抓到将观众拉回了四百击 音乐很赞最后与女孩父母一起看电视的背影忧伤又温暖
迷蟲朋克2023-10-10 12:18:05
看完偷吻再看这个....原来“伯爵夫人”跟Colette是同一个类型哈哈哈哈!但我觉得他这里好烦,强势的小男孩。还是会落荒而逃和袒露自我比较有魅力。(看评论才发现.....特吕弗果然是水瓶座靠!!就觉着强势、随性又天真又有点丧乐丧乐的冷静.....好吧,难怪我爱得要鼠^ ^
cliosong2019-08-01 22:40:07
我挺讨厌这种女生(我用的全拼,最后一个g打出来之前候选词列表第一个是“女神”,或许是更合适的措辞)的,耽误事儿。为什么特吕弗在制作唱片时把声音抹了呢?结尾有段字幕,看上去也像是被抹了声音的唱段,关于恋爱的。
月球漫舞者2014-03-31 21:34:26
NY 153. 安托万系列第二部,是以短片形式呈现的。《祖与占》的映前短片。很有情调,很跳动的镜头。还回顾了《400下》中安托万和好友在好友家吸烟的那个片段,一下子就让观众怀旧了。安托万面临的爱情困扰,放到现在依然不少见。
非重要角色2023-04-29 23:33:46
我就爱,自由自在地爱,在过着我十七岁梦想的生活,独立地,勇敢爱地,抽着烟听黑胶,晚上去听音乐会,像一阵风漂浮在干冷的空气里。
石头摇篮2023-04-03 07:09:58
安托万系列之二,短片,单相思,未恋已失。手工压制黑胶唱片和女孩一家子发现他搬来对面楼上,不恼且乐,开心不已跑上来看他的房子的桥段非常美好。少时伙伴一起回忆儿时故事(《四百击》中的情景)像是一个时间的挂钩。
脸上笑嘻嘻2024-05-31 03:22:24
安托万不到三年已从青涩的少年逐渐长大了,利奥德长开了变得更帅,开始了爱情线,敏感拧巴的他又会遇到怎样的坎坷呢哈哈哈哈,虽然女生把他当作朋友对他无感,作为演员真幸运能有大导演当作缪斯记录了二十年的时光,不愧新浪潮之子。
Nana2019-02-10 04:40:34
失戀的正太,最後3個人一起看電視是大型尷尬現場
持人的摄影机2023-08-15 00:11:28
3.5。承接《四百击》:17岁的男主的生活:初次找到工作;爱上并追求初恋但最终发现初恋不爱他;等。有各种轻微的幽默/愉快,且各种运用画面分切(进行转场)挺诙谐活泼。
赛珞璐2014-10-23 02:12:53
Jean-Pierre Léaud有种正经又忧郁的喜感,他是“可怜的”安托万,也是尤斯塔奇电影中徘徊于咖啡馆与床之间的知识分子。
西瓜大侠女2022-08-22 17:52:04
他爱她她不爱他,但17岁的青春真是美好啊!什么都不是事儿。这些法国的小男小女们!挺美好,赏心悦目。还能看到唱片的制作过程,有趣。居然这是接着《四百击》的。无内嵌字幕,外拍黄中字。12th北影节Day11-23(1)。4K修复。安托万系列之二。资料馆1号厅。售罄。北影节只剩下今天资料馆的5部。
假迷影真胖叔2022-08-24 20:24:47
4.0。12th BJIFF资料馆1厅 4K修复。1.安托万无果而终的初恋。2.随后在《爱情狂奔》中偶遇,女孩事后直言——讨厌你的霸王硬上弓。
黑特-0072022-08-20 22:32:40
【2022北影节】奠定后续四部的喜剧基调,结尾笑死,20岁的自作多情XD
盲忙2020-05-05 08:11:04
好虽好,但我发现这里面的绝大部分内容在后来安托万系列最终章《爱情狂奔》中都重新呈现了一次。柯莱特这个角色多像侯麦《沙滩上的宝莲》中的女主啊!
Kevil.Diab2012-02-07 20:25:32
这样不良的童年,会有现在的工作还是满不错,不过爱情似乎又不是很顺利~
脱氧核糖十三2022-08-22 00:01:43
这不就是文艺青年最向往的小资生活,受点儿情伤反而更完整了。
破2022-12-24 22:08:13
为什么我记得哪部片里也有个碟片厂工作的男主……想不起来(砸脑壳)。某一段背景听到了La chanson de Prévert。@大光明
宇宙2022-12-17 23:12:41
#2022法国电影大师展# 安托万五部曲之二,3.7分。自力更生的少年安托万在唱片厂工作,能靠工资与公司福利出入各种文艺活动,租住独立公寓(甚至还为追求少女而冲动搬去对面公寓),社会背景挺有意思的。整个影片有着一种新浪潮的轻快。不过《四百击》太久前看的了,需要重新锚定一下安托万一以贯之“爱一个女孩,也是爱她的家庭”的观念起点是什么。同时也想去了解一下,系列第二部为何产生,又为什么这么短呢?
甘草披萨2022-12-18 18:24:41
#法国电影大师展# @宛平剧院,四百击的后续,安托万开始住在地段超好的街区,在飞利浦打卡上班,总体正如片尾的那一支略有些小伤感的情歌,20岁不到的爱情,总会遭遇“我只是把你当成好朋友啊”的境遇,即使特意为你制作一张黑胶唱片,青涩的安托万急吼吼的亲吻人家姑娘,影院其他观众都快看不下去了;体面西装表面乖巧的安托万着实是丈母娘和老丈人的喜欢的款儿,还没进门就急着张罗哈哈
白石春子2022-12-11 05:54:21
打开音乐,双手推窗,望向街道,世界都是舞台。影像和捕捉的细节都无比朴实动人。恰到好处的自我沉溺像是背景音乐赋予的特权,硬如小石子的心酸细节藏在幽默感下。故事在一开始便被叙述人判了死刑,观众也迟迟没有等来转机。Antoine心碎了,Colette又做错了什么呢。
焱返2022-06-22 11:43:25
安托万五部曲之二,文艺青年的初恋,以为同样爱看一场戏就是志同道合,以为最有意义的礼物是自己压制的黑胶唱片,作为一个不被父母爱的孩子,觉得对方父母喜欢自己就万无一失,最后夹在对方父母中间看电视,有趣的场面。
影呆2015-07-22 09:28:52
安托万系列第二部,《四百击》里的小孩长成青年,对爱情追求的同时投射了自己对一家三口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
Muto2022-01-30 13:01:43
雪地里写诗,边写边消失——众所周知,没有《安托万与柯莱特》之间《正发生》的「爱情」诗就没有「安托万」系列故事。这部短片处理的主题跟夏布洛尔的《表兄弟》近乎一致,同时,它经典的「爱与罪与罚」结构与阿基的《薄暮之光》形成互文:爱越深罪越重罚越狠——让穷人爱上TA买不起的物,让富人爱上TA配不上的人。异常刺眼刺耳的阶级性是「新浪潮」运动显著的特质。我们之前也多次提到:讲述「旧爱重逢」主题的作品多数是在讲述身份认同。在《偷吻》中,无产阶级青年「安托万」爱上的小资阶级「科莱特」选了成熟男子。Who are you?谚语有云:You are what you eat.讽刺的是,安托万短暂又深深镌刻在他幼小心灵上的《爱情神话》幻景在一张餐桌前宿命般地幻灭了。结尾处,特吕弗有心或者无意将eat改成了see。